如何读文学,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一来文学日趋边缘化,读不读好像无关紧要;二来文学谁都能读,无须你来指导。尽管如此,笔者以为,文学作为艺术之一种,其产生和存在久远,影响也深广,它在当下的边缘化,正是复归其本位的体现;而且广义的文学大量存在和勃兴,并成为其他艺术生存发展的底本和基础。因此,不管你读不读文学,文学都将存在,都将影响及你我。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自有其生存发展的复杂规律,仅在感性层面把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为然,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还有对于文学的专业要求呢!基于此,“如何读文学”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仍有其现实意义。当然,回答此问题不是本文所能及,而是专著、教材的任务。王先霈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系列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即对此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而令人满意的解答。
“文艺学系列教材”是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分三册:《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这套教材是编著者多年来进行文艺学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作者的“教材体系化”(王先霈所作教材“前言”)的追求。三册书依序逐层解答“如何读文学”的问题。《文学文本解读》着眼于文学的具体形态——文本,主要揭示不同文本的各种形态特征、技巧方法、架构手段,将创作者的“伎俩”展示给你。这是对文学浅表层次的把握。《文学理论》则脱离具体现象,对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文学作本质性、规律性、总体性的阐述,回答文学是什么,它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等问题,这是对文学深层次的把握。而《文学批评原理》则阐述了各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及技巧,它们为你真正“读”文学提供技巧、视角、手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三本教材三门课,由低到高逐年级开设。它的体系性还体现在教材内部的协调、互补、统一,以及章节的合理设置、精当取舍上,体现对中文系其他课程的主动配合上,在此就不赘述。
作为面向21世纪教材,本书具有浓烈的开放色彩。一是编写体例上开放。对各种理论、观点尽量作科学客观的阐介,给读者以思考判断的空间,因而在内容上体现出普适、公允、开放的特点。二是向相关学科开放。本书大量吸收、借鉴相关学科如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的成果,不仅拓展了学术眼界,也使阐述更为有力。三是向世界开放。学术视野所及,既有中外影响深远的传统理论观点,也有西方颇具势力与影响的“后现代”理论。但仅有开放的态势是不够的,还要有评判的眼光予以剔选,正如陈寅恪所言,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参见王先霈“前言”第3页)。本书作者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在教材中贯彻着不偏执一端而力求融合、既追踪国际学术进展又力求葆有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肉联系的原则。
本书与开放性相联的是其新颖性。教材似乎不如学术专著那样具有强烈的当下性与前瞻性。教材的稳妥与普适性要求,使各种理论、观点往往要经过相当时间的沉淀才能进入教材。这使教材常常要落后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然而这套文艺学教材在保证内容的稳妥普适前提下,极力追踪学术发展的动态前沿,将本学科的新观点、新视野、新方法尽量结合、融合进来。